首页 >> 雾水葛

应对气候变暖林业大有可为萤蔺棉藜属红桧节蒴木属豆列当属We

2023-01-18 17:57:47 红桧    

应对气候变暖林业大有可为

应对气候变暖林业大有可为

1987年到现在,我国已连续经历了20个暖冬。2006/2007年冬季为近50多年来仅次于1998/1999年冬季的第二个最暖冬天。有资料显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近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每10年增加0.22℃,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

气候变暖的脚步越来越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深忧虑,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对此表示极大的关切。

气候变暖引发多重灾难

核心提示:全球气候变暖实际上是由于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将直接导致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水和空气污染、酸雨等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

全国政协委员江泽慧说,有研究表明,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再增加1倍,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由此造成海平面上升0.3米~1米,可能使日本东京地区30%受淹,全球30%的人口被迫迁移。

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由于气候变暖,到2050年我国海平面约上升12厘米~50厘米。有专家大胆预言,届时,我国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愈发频繁。

全国政协委员王志宝对气候变暖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气候变暖将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表示极大忧虑。王志宝说,最近,英国政府气候变化与发展顾问尼古拉斯·斯特恩发布了一份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指出,到2035年大气温室1流的产品、1流的技术、更需要1流的服务气体浓度将达到工业化前的两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至5℃,这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因海平面上升,2亿人被迫背井离乡而成为“气象难民”,15%~40%的物种面临灭绝,并导致巨大经济损失,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将相当于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损失的总和。

全球气候变暖给林业带来的后果也将是灾难四叶红花性的。全国政协委员马福认为,气候变暖将直接导致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干旱区范围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沙尘暴、海啸等自然灾害加重。

全国政协委员何志尧说,气候变暖已导致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破坏、沙漠化、酸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33%的国土面积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居住或生存,35%的国土面积终年受到土壤侵蚀和荒漠化影响。如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些问题将会愈加严重。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发言人吴建民委员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林业固碳最经济最有效

核心提示:国际能源署的资料表明,200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3%,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第二大国。专家估算,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净增1.5亿~3亿吨。我国在气候公约谈判中承担减排压力将越来越大。为应对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十一五”期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0%的目标。但目前执行情况却不如人意,2005年、2006年均没有实现减排目标。林业作为第一固碳大户,人们自然而然期待它有更大的作为。

参加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们对近两年我国没有实现减排目标并不感到意外。王志宝委员说,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但仅靠工业减排,投入大、成本高,还将影响经济发展。他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一手抓工业减排,一手抓生物固碳。通过造林、森林经营及保护、湿地保护及荒漠化防治等,发展林业,增加生物固碳。生物固碳成本低、潜力大、可持续,是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王志宝委员还列出了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据测算,如果将煤的使用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0.74%,GDP下降0.64%,居民福利降低0.6%,同时还将减少470多万个就业岗位,必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造林固定1吨二氧化碳,其价格约2.8美元~5美元。

事实上,森林、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循环系统,也是全球重要的碳库。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中作用不可替代。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资料,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曾课长打开了话匣子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湿地面积仅占地球3%~6%的陆地和淡水面积,却吸收了全世界25%~35%的二氧化碳。

王志宝说,相对比较,森林的固碳作用最为显著。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约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我国林业减缓全球变暖贡献巨大

核心提示:近几年我国林业快速发展,造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森林资源实现面积和蓄积量双增加。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华擂鼓艻结果表明,全国有林业用地面积2.85亿公顷,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8.21%。林业在减缓全球变暖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目前在扩大造林面积,改善森林经营,加快湿地恢复等方面有很大空间,增强森林、湿地的碳吸收能力还有巨大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唐守正说,我国林业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成为第一固碳大户当之无愧。有数据表明,1998年~2003年,我国年均净增长活立木蓄积量4.97亿立方米,年净吸收9.68亿吨二氧化碳,是同期我国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年均增长的3~4倍以上。

王志宝说,在最近20年中,由于持续不断地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我国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明显增强,平均每年净吸收我国工业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量的5%~8%。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处于低水平状态,森林植被的现有碳贮量只有潜在贮量的44.3%。另一方面,我国以便选择适合的测力度盘(使实验的最大力值唆使在测力度盘最大值的20%以上)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碳贮存潜力很大。王志宝说,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潜力一: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森林碳库容量。全国现有无林地面积0.57亿公顷,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4亿公顷,沙化土地总面积1.74亿公顷。若将无林地全部台湾女贞绿化,30%的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营造成灌木林,按照5年平茬一次,灌木林平均生物量17.8吨/公顷计算,新增造林地年均约可净生长6.7亿吨生物量,年可吸收12.26亿吨二氧化碳。

潜力二:改善森林经营,增强森林碳吸收能力。目前,我国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量为84立方米/公顷。通过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使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由3.6立方米/公顷上升到7.5立方米/公顷,使森林年生长量再增加约5立方米,年可增加10.86亿吨固碳能力。

潜力三:成过熟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可拓展森林碳库容量。通过合理采伐成过熟林,一方面有90%的林木仍可以实物形态长期贮存碳;另一方面采伐地更新造林,可为森林碳汇提供新的空间。

潜力四:加强湿地恢复与管理,可增加湿地贮碳量。我国现有湿地3848.55万公顷(不含水稻田湿地),目前仅有近40%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若按湿地保护规划,恢复被开垦的0.1亿公顷湿地面积的30%,约可增加固定28.16亿吨二氧化碳。

潜力五:替代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可以大量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的林木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密集型的钢材、水泥和塑料等原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5年仅钢材和水泥生产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约11亿吨。

王志宝说,据初步估算,我国林业每年可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当量的潜力为30亿吨以上,并具有可持续性。若能开发林业碳减排和吸收潜力的50%,年均可增加减排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我国目前碳排放年均增长的4倍以上。

江泽慧委员表示,目前,我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中幼林面积占67.85%,正处在旺盛生长期,具有较强的碳吸收能力和发展潜力。

加快林业发展是关键

核心提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两会上有不少政协委员专门提出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有的提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当把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列入其中,有的提出把应对气候变化列入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建设国家气候变化应对科学工程等。我国林业需要树立一种积极的形象和姿态,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并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研究,及时出台相关措施和政策,藉此推动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王志宝建议,国家应把林业固碳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行动框架,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探索建立国内碳汇交易机制,实行造林补贴政策,完善税收政策和生态公益林的生态麻梨补偿制度,促进排放大户企业投资发展林业。强化林业机构建设,增强林业公共服务、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沈国舫认为,应对气候变暖,林业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要抓住新时期赋予林业的重要使命和作用,努力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并强化森林和湿地资源的保护。

来自西部的全国政协委员闫伟说,灌木林和农田防护林的固碳量不可低估,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灌木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进一步重视和挖掘固碳潜力,特别是要开展林业固碳和减轻气候变暖试验研究,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重要林业数据的发布和管理,增强重要林业数据的科学性、权威性。

唐守正委员认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办法是碳贸易,要用经济杠杆,通过工业和林业综合措施来解决。同时,我国可以把速生丰产林发展与碳贸易结合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牛文元建议,建立国家生态补偿制度,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生态受益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应拿出享用“外部效益”溢出的合理份额,对生态保护区进行补偿。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肝病诊疗中心
武汉顽固性白癜风医院
武汉楚天医院联系方式
山东带状疱疹医院
友情链接